新闻动态
审定动态

天文学名词委成立时间频率名词分委会

发布时间:2025-10-21 来源:

2025年10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时间频率名词审定分委员会”在新疆库尔勒召开成立会议,来自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院长、国家授时中心主任张首刚研究员,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事务中心张晖副主任,原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王义遒教授,天文学名词委的专家顾问、委员代表,及本届时间频率名词审定分委员的全体委员以现场和线上出席的方式参加了本次会议。本次成立“时间频率名词审定分委员会”,属于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组成部分,旨在聚焦时间频率领域名词的科学性、系统性与前瞻性,推动相关名词的规范化、标准化,支撑我国天文科技的高质量发展。

分委员会颁发聘书合影

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院长、国家授时中心主任张首刚致开幕词。他介绍说时间频率名词委的成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科学、统一的时间频率名词体系,将为学术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应用和国际交流筑牢基础。分委员会将与委员会一起高质量地完成时间频率领域名词审定、规范与推广工作,为我国科技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张首刚主任开幕致辞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事务中心张晖副主任通过线上视频参会并致词。他指出科技名词规范化是一项考验时代担当,时间频率名词审定分委员会作为天文学名词委历史上首个完成筹备并成立的分委员会,希望大家坚持质量第一、凝聚最大共识、争取一鼓作气,共同推动天文时间频率知识科学普及和特色时间活动,走出一条既符合天文历史传统,又体现新时代定位的路子。

全国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余恒宣读了本届时间频率名词审定分委员会组成名单。分委员会设主任1名,副主任3名,委员12名,顾问8名,秘书处4名,共计28人,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聘任,每届任期五年。会议为本届时间频率名词审定分委员的主任委员、顾问、委员及秘书颁发了聘书。

全国科技名词委事务中心审定二处史金鹏处长作了“全国科技名词审定工作总体介绍”的主题报告,从审定工作的概况、科学逻辑、原则与方法等三个方面阐述了科技名词的规范化体系,强调了传达科学内涵,发挥汉语的优势,国家审定公布名词不仅是制定一项国家规范,更是开展一份国家事业、民族事业,集中体现国家意志、攸关学科话语权。

史金鹏处长做科技名词审定工作总体介绍

全国天文学名词委副主任委员余恒作了“天文名词审定工作进展与挑战”的主题报告,回顾了过去几十年中天文学出现的时间频率名词,并介绍了天文学名词的历史成果、审定流程及未来展望,将围绕新场景、新应用、新思路大力开展时间频率在天文学名研究工作的普及与应用。

余恒副主任介绍天文学名词审定的进展与挑战

时间频率名词审定分委主任委员张首刚作会议总结发言,介绍了时间频率领域名词审定工作意义与目标。时间频率名词审定分委员会计划最终建成一套系统、权威、实用的时间频率术语体系,从时间频率名词现状出发,通过广泛收集、严谨研究与专家论证,做到消除学术交流障碍,建立动态更新机制,打好国家时频体系“语言基石”,共同推动时间频率名词规范化工作走深走实。

张首刚主任总结发言

规范名词是保障国家重大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有助于统一技术要求、降低沟通成本、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增强国际话语权、推动“一带一路”技术输出。此外,名词审定工作能够有效促进军民融合发展,支撑高端制造及服务等产业协同,提升产业链效率。对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而言,清晰名词体系有助于完善知识结构、提升教学质量、推动科普传播。

委员名单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