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办公邮箱   |   ARP系统   |   术语在线   |   ENGLISH

全国科技名词委召开媒体咨询与合作座谈会

文章来源:本网  |  发布时间:2017-11-06  |  【打印】 【关闭

  为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开展好科技名词宣传推广普及工作,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于2017年11月3日在北京召开了媒体咨询与合作座谈会。会议主题为“运用融媒体理念构建我国科技名词的科普体系”。来自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光明日报、《科技导报》、《软件学报》、科学出版社、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壹学者、百度百科等14家单位和机构的专家和代表参加了会议。全国科技名词委事务中心科学传播主管郭剑主持会议。

 

全国科技名词委召开媒体咨询与合作座谈会

 

  全国科技名词委专职副主任裴亚军作会议致辞,指出术语是贯穿和支撑知识系统的基本要素,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特定作用。要适应新时代的特点,科技名词工作必须增强数据生产效率和知识服务能力。全国科技名词委事务中心科学传播与信息化部主任代晓明编审向各位代表详细介绍了全国科技名词委在科技名词宣传推广和普及方面所做的工作。通过“术语在线”查询平台、“术语中国”微信公众号、全国科技名词委门户网站的线上传播来打开新局面;面向编辑出版领域开展科技名词规范使用培训、面向大众联合未来论坛开展科普讲座、编纂出版科技辞书等线下活动。全国科技名词委抓住热点问题,及时开展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传播活动,比如,2017年围绕“113号、115号、117号、118号元素中文定名”一系列的活动,包括与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与新华社和中科院化学所合作制作科普视频;通过与“科学大院”、“字媒体”、“术语中国”等微信公众号和《中国科技术语》杂志,推出一系列专题;组织专家为百度百科撰写四个元素的词条。

 

全国科技名词委专职副主任裴亚军作会议致辞

 

  与会专家从资源和受众定位、科技名词传播的性质特点、机制方法创新、与外界合作等方面积极发言,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黎文提出,应将科技名词视为科技信息服务的重点资源。《科技导报》陈广仁认为,科技名词传播具有时效性和品牌性特点:时效性要求针对热点事件涉及的科技名词第一时间发声,及时关注重大事件或重要文件中提到的科技名词,要积极利用官网、微信、微博平台推送;品牌性要求打造好和利用好全国科技名词委的专业品牌,比如每年最后一个季度开展当年十大科技新词的评选活动,并且在适当时机公布。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李瑛提出,科技名词的准确性始终是央视科普节目字幕制作过程中普遍遇到并且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在科学传播方式的创新方面,《科技导报》陈广仁、新华社刘宏宇、《光明日报》张蕾、百度百科白舒悦等提出开展滚动推送、进行热点事件的预判,充分挖掘科技名词背后的故事等建议,比如,对于一些浅显易懂的科技名词,可以结合新闻事件同步推送相关内容,注重时效性,而对于专业性较强的科技名词,可以依靠专家进行权威解读,同时挖掘定名过程中的小故事,在对外宣传中强调趣味性和可读性。“壹学者”唐沛从生产环节、传播渠道和专家库建设等角度提出创新科技名词传播机制,比如,借鉴“维基”思维促进用户数据自生产;开放查询入口,提升用户量;利用标签化的手段建立结构化的专家库等。

  在与外界合作方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俞敏、《软件学报》方梅、《新闻出版广电报》孙京平等提出加强与中国编辑学会、中国出版协会等机构的联系,在其定期举办的培训活动中推广和普及规范科技名词;与百度百科建立常态合作关系,定期建立权威词条;联合相关部门随时对社会上发生的热点事件中涉及的科技名词或科技概念及时给予解读;加强与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合作,渗透到广电总局开展的各项阅读活动中。他们还认为,全国科技名词委借助社会力量面向广大编辑群体研发的术语校对软件是宣传推广科技名词的有效手段,科技期刊对规范科技名词的需求是十分迫切的,会积极试用并提出相关建议。

    代晓明作了会议总结,感谢与会专家从我国科技名词科学传播体系建设理念、思路、方法、合作等方面提出了深入、全面的对策和建议。为全国科技名词委明确下一步的科技名词科学传播方向和目标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