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至9月,全国护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相继召开精神卫生与心理护理学、慢病与健康管理学、灾害与急危重症护理学、中医护理学、母婴与儿童护理学、老年护理学、成人护理学、军事护理学、护理人文社会学、基础护理学等10个分委会定名终审会议,系统推进了护理学的名词体系建设与规范工作。全国护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姜安丽教授、秘书长刘霖,全国科技名词委事务中心业务六处处长杜振雷、项目主管林佳盈,以及护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各分委会主任委员、委员及秘书参加会议。

部分会议截图
在各分委会的定名终审会议上,姜安丽主任委员分别出席并代表护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致辞。她充分肯定了各分委会的前期工作成果,并指出,规范、统一的学科术语是学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是提升学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她强调,名词审定工作需严格遵循科学性、专业性、严谨性与系统性原则,充分结合各护理亚专业的特点,构建护理学规范术语体系,为推动护理学的学术发展、人才培养及临床实践标准化奠定坚实基础。

姜安丽教授发言
杜振雷处长代表全国科技名词委事务中心讲话。他首先对护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及各分委会专家们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并从术语学专业角度出发,围绕名词审定工作服务国家战略和公众需求的重要性,进一步阐述了名词审定的原则与方法。他特别针对名词收录范围的界定、中英文名词的规范统一、逻辑层次的清晰性等方面,对下一阶段的修订完善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与执行要求,确保名词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杜振雷处长发言
在工作汇报环节,10个分委会的主任委员或代表分别就各自领域名词的编写和审定工作进展进行了系统梳理,详细汇报了自工作启动以来,在名词筛选、体系构建、多轮查重审核、重复名词删修、英文翻译与审定等关键环节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在讨论环节中,与会专家们秉持严谨、科学的态度,围绕名词条目的准确性、逻辑性、体系完整性及英文翻译的专业内涵等核心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形成高度共识。10个分委会均以线上投票形式表决通过了各自的名词体系框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