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办公邮箱   |   ARP系统   |   术语在线   |   ENGLISH

王跃思:科学传播规范科技名词,助力公众认知大气污染治理

文章来源:《中国科技术语》  |  发布时间:2017-07-14  |  【打印】 【关闭

  2016年11月26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科技名词委”)与未来论坛联合在中国科学技术馆举办主题为“守望蓝天:决战阴霾前线”的科普讲座。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王跃思以“我国(北京)大气霾污染现状、防控办法和面临的挑战”为题,围绕霾的诸多相关议题为到场的近300名观众进行了生动解读。笔者借此契机,围绕科技名词审定公布与科学传播采访了王跃思老师。

  王跃思老师和科技名词工作可谓渊源深厚,他曾参加《大气科学名词》(第三版)的词条撰写工作,对全国科技名词委名词审定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要点颇为了解。新版《大气科学名词》目前正在审定中,王老师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但是一直在关注这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尤其是不同版本之间的变化。所以,谈到科技名词审定公布与科学传播工作,王老师有很多自己的思考。

一、科技名词是公众科学认知的基础  
    谈到科技名词工作的重要性,王老师表示,作为一线科研人员,每天的工作都涉及大量专业术语,尤其是在跟国外的一些科研同行进行交流过程中,术语对接如果出现问题,会造成很多无用功。王老师认为:“科技名词是科学研究工作和成果交流的基础,毋庸置疑是需要统一的,否则会造成公众认知上的错误。”

  1.细颗粒物,雾,霾

  “以此次科普讲座活动的主题为例,公众将PM2.5(fine particles)称为‘雾霾’,这本身就是错误的,PM2.5的中文名为‘细颗粒物’。”王老师从大气科学角度对这一问题予以专业解读:“英文haze一词在《大气科学名词》第三版中对应的中文定名为‘霾’,其定义为‘悬浮在空中肉眼无法分辨的大量微粒,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天气现象’。如果翻译人员没有注意到全国科技名词委公布的规范名词,错译为‘雾霾’,会造成读者的疑惑,久而久之会把‘雾霾’等同于‘霾’。实际上‘雾’和‘霾’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大气科学名词》第三版中‘雾’(fog)的定义为‘近地面的空气层中悬浮着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降到1千米以下的天气现象’。‘雾霾’这种错误称呼的传播就是最近几年的事情,伴随北京乃至全国大气污染加重,公众的关注度也持续升温。在未来的工作中,全国科技名词委应加大规范科技名词推广力度,尤其是对新词、热词的定名和公布要更加及时,防止公众产生错误认知。”

  2.复合污染,逆温

  “造成中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包括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王老师向我们解读了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和其中的一些术语:“主观因素是人为污染物排放的增加。中国正面临复合型大气污染。‘复合污染’(combined pollution)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污染物或几种来源不同的污染物,在同一环境单元同时存在,并同时对生物体产生胁迫作用的环境污染现象。在英美等发达国家,煤污染与汽车污染相隔了几十年发生,能够分别去应对。而中国在煤污染还没有治理好的情况下,汽车污染又来了。中国面临的问题更艰巨。客观方面,全球气候变暖,高低纬度间的空气流动减弱,造成大气水平风速降低。大气中颗粒物增多,使得大气的温度升高,而地表获得的光能量变少,地表温度降低。这种地面上空的大气结构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叫作‘逆温’(temperature inversion)。当冷空气聚集在地表,空气就不易形成垂直方向的对流。空气流动性差导致了污染物难以扩散。”

  3.空气质量指数,首要污染物

  从2011年末开始,中国多个城市市民的实际感受与当时空气污染指数显示出的良好形势反差强烈,旧的空气评价标准已不适应新环境,新的空气评价标准呼之欲出。自那时起,专业术语PM2.5(2013年定名为“细颗粒物”)开始成为大众关注的“热词”。王老师解释了目前中国的“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AQI)和原来的“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 API)之间的区别:“原有的‘空气污染指数’,参与空气质量评价的污染物只包含‘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三项。2012年上半年,我国用‘空气质量指数’替代了‘空气污染指数’,新增了形成霾的主要污染物‘细颗粒物’(PM2.5)、反映机动车尾气造成的光化学污染的‘臭氧’(O3),以及‘一氧化碳’(CO)三种污染物作为空气评价指标。‘空气质量指数’数值范围为0~500,是各项污染物‘空气质量分指数’中的最高值。这项数值最高的污染物被称为‘首要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

  4.“爆表”

  在霾严重的日子里,“爆表”一词常被提及。笔者和很多公众一样,曾想当然地认为这个“爆表”的含义就是超出了仪表的最大测量值。听了王老师的一番解释,才知道原来空气质量指数的“爆表”具有特殊的概念。“PM2.5(细颗粒物),是形成霾的主要污染物,当PM2.5的浓度为500微克/立方米时,刚好折算成AQI的最大值500,PM2.5再升高,即便是超过1000,AQI依然只能是500,为‘严重污染’(AQI值300~500),就是说超出了目前标准的上限。这里的‘爆表’有它特定的含义。”

  5.精准治霾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十条”)总体目标提出: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在问及这一目标是否能够实现,以及如何治理大气污染的问题时,王老师说:“这个目标比较艰巨。了解形成霾的各种因素和具体的污染物成分,针对‘源清单’‘源解析’来科学地、精准地治霾十分重要。PM2.5来源包括直接排放和二次生成。二次生成是指排放到大气中的气态污染物通过多种化学物理过程被转化为硫酸盐、硝酸盐、铵盐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等细颗粒物。柴油车排出的‘黑炭’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另一方面,工业排放都有具体的措施和严格的标准,比如脱硫、脱硝、喷尿素等,重要的是如何加强管理和控制,加强执行力。”  
二、实现华语圈术语统一意义重大 
  谈到全球华语圈实现术语统一的意义,王老师深有感触:“那时候(1928年)的中央研究院,是中国最高学术研究机关,当时几乎所有的科研成果都出自这里。该机构于1949年迁至台湾地区。由于历史原因,两岸科研交流彻底中断,造成‘同文同种,一国两词’现象,直到1987年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近40年的中断才被打破。两岸科研界在恢复交流后,很多指向同一概念的术语,称法就不同了。最为人熟知的例子就是元素名称,在92号元素‘铀’之前,仍有43号、71号、85号和87号4种元素名称不同,而93—99号元素,除了96号相同,其他都不一样。在大气科学领域,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英文emagram一词,大陆称‘埃玛图’,台湾地区称‘能量图’;英文comparative rabal一词,大陆称‘比较无线电探空’,台湾称‘比较雷保’。有些专业性较强的术语,称谓不同,在大众的生活中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但对于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人来说,会造成研究和交流上的困难。”

  王老师接着说:“全国科技名词委作为代表国家进行科技名词审定与公布的权威机构,努力推进全球华语圈术语统一,是责任,也是义务,意义重大。两岸名词工作取得的成果,切实为两岸学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提供了便利。《海峡两岸大气科学名词》和两岸辞书的出版,缓解了两岸学者在学术交流过程中由于术语不对应造成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切实体现了全国科技名词委这一机构的作用和价值。”  
三、规范科技名词普及工作任重道远  
  谈到规范科技名词的普及问题,王老师非常重视:“全国科技名词委从1985年成立至今,投入的人力、物力是无法量化的,这些投入的成果,就是一条条经过专家审定公布的术语,如果不能让全社会甚至整个华语圈都使用,就体现不出无数专家劳动的价值了。”

  笔者为王老师介绍了《国家科学技术名词规范化工作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科学传播工作的要求:深入开展应用推广和科学普及工作;加大教育培训等科学普及工作力度,努力推动规范科技名词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发挥出基础作用。笔者接着介绍了近年来全国科技名词委在术语出版规范和面向编辑的术语培训方面所开展的工作。王老师表示,从出版领域着手推广规范科技名词是十分正确的,学术出版是科研工作者发表学术成果的平台,学术编辑是学术成果文字表达的把关者,二者都是科技名词的使用者,另一方面,通过媒体来宣传规范科技名词,也是必要的。

  王老师仍然以此次科普讲座的主题为例,阐释了他对规范科技名词普及工作的理解。“2013年我收到了全国科技名词委关于PM2.5中文定名研讨会的邀请,遗憾的是我当时因工作安排之故,没能参加。后来得知PM2.5定名为‘细颗粒物’,我十分赞同。实际上在科研领域,PM2.5是表征一个动力学的物理量,‘细颗粒物’这个称谓几乎是约定俗成了。但是反观这个术语的公众知晓度,并不理想,今天科普讲座活动到场的观众,有多少知道PM2.5的中文名是‘细颗粒物’?又有多少知道全国科技名词委这个机构在做什么?恐怕难以过半。所以全国科技名词委未来应该大力加强针对公众的科学普及工作,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任重而道远。”

  对于此次举办的科普讲座,王老师十分支持:“科普讲座是科学家走进大众的重要方式,中国科学院近年来也明确要求科学家要积极参加科普活动,把科研成果推向社会,让老百姓知道我们在做什么。”作为此次科普讲座的主讲嘉宾,王老师在讲座内容和PPT上花了很多心思。“如何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将专业的问题通俗化,这是需要我们(科研工作者)考虑的问题,否则观众听着没兴趣,我们也是做无用功。”得知全国科技名词委还邀请了大气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气象出版社社长王存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副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徐东群等专家共同参加此次科普讲座活动,王老师十分高兴。“一个人讲,容易陷入思维定式,相关领域的专家从不同角度来阐释问题,对于观众来讲,可以多维度地了解讲座的主题,并且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收获也更多。”

四、结语  
    在不到一小时的采访中,王跃思老师为我们阐释了他对科技名词工作的认识,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对于我们来说,这也是一次关于大气污染防治知识与科技名词的科普盛宴。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科普讲座活动邀请来的三位专家,都在讲座中向到场观众科普了科技名词工作,并从科研工作的角度谈到科技名词统一的重要意义。科技名词工作是一项默默无闻的工作,并且较难被理解。目前,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像王跃思老师一样,在参与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的同时,热心于从专业的角度向公众普及科技知识和科技名词。我们向这些科学家表示由衷的敬意。同时我们也相信,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一定会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本文摘自《中国科技术语》2017年第二期,作者:郭剑、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