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洪梅主持完成的全国科技名词委科研项目“中医药学名词术语注释英译研究”(项目批准号为:YB2019023),最终成果为研究报告《中医术语英文注释规范范式研究报告》、论文《中医药术语英译通则在中医病名翻译中的应用》和《中医药学名词》译稿。课题组成员有:秦济成(Ioannis Solos)、吴文清、崔昶旭。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项目主要目的是将名词委规范的第一批《中医药学名词》基本术语5000余条的定义较为规范的翻译成英文。我国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已经升级到国家战略水平,《中医药学名词》基本术语5000余条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发布的权威标准。2015年1月29日,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发布CY/T 119-2015《学术出版规范科学技术名词》要求出版、教育、新闻媒体使用,具有极大的权威性。中医作为中国本土科学文化思想的代表学科,中医概念的妥善准确的对外表达,对于我国传统科技走向世界,促进国际交流,尤其对推进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此项工作对中医术语其他语种的翻译规范工作具有极大的参考、示范作用。
二 成果的主要内容
(1)《中医药学名词》5000余条术语英译的修订
本项目以《中医药术语英译通则》(草案)为指导对术语英译进行了修订,以中医病名翻译为例进行了说明,并撰写论文《中医药术语英译通则在中医病名翻译中的应用》。概述了中医药术语英译规范原则与方法;较详细地讨论了对应性、同一性、系统性、简洁性、回译性、约定俗成、民族性等翻译规范原则在病名英译中的使用,并从术语部件的规范、双译法的使用、中西医病名关系的处理等方面细化了中医病名翻译规范过程中各个原则的实现方法。音译法适用于跨学科、含义多且难以找到合适译名的中医疾病术语部件,而双译法可以解决中医术语翻译归化与异化的分歧,同时满足学术、文化及医学技术层面的传播,兼顾中医临床中西医双诊断的国情以及进入西方国家医疗保险体系等现实需求。
(2)中医术语注释英译规范研究
综合中医学、翻译学、术语学的方法在翻译过程中,对中医术语注释进行分类,根据ISO 704:2009定义书写要求,对不同类别术语注释翻译行文范式进行归纳整理。经多次专家咨询、论证,最终形成对中医术语注释翻译普适的规范文件。
(3)《中医药学名词》术语注释英译
在前期项目中已对《中医药学名词》的英文翻译和中文注释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修订,在此基础上将5000余条近20万字中医术语注释翻译成英文,并与理论研究相呼应,参考ISO术语定义书写要求,结合中医不同类别术语中文注释行文特点,以规范的行文翻译中医术语的注释。并协调英文术语、注释、概念体系的关系。尝试解决中医术语的循环定义问题。
三 成果的主要价值
中医药国际标准化术语先行,英语作为联合国工作语言,本项研究将对中医术语其他语种的术语标准化起到推动作用。为中医定义的多语种翻译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标准能更全面的反映中国学术临床现状,将与其他中医国际术语标准互为补充,是国家语规范的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