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
科研成果

中国特色术语翻译标准化研究——以敦煌文化术语翻译为例

发布时间:2025-03-03 来源:

  兰州城市学院柳菁主持完成的全国科技名词委科研项目“中国特色术语翻译标准化研究——以敦煌文化术语翻译为例”(项目批准号为:ZC2019025),最终成果为系列论文《敦煌文化术语翻译标准化:内涵与创新实践》等。课题组成员有:姜奕杉、曾丽馨。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项目聚焦中国特色术语中的敦煌文化术语翻译,以其标准化为主要研究内容,目的包括探索敦煌文化术语的本源复杂性;探究敦煌文化术语翻译的相关原则、策略、方法与技巧;探讨敦煌文化术语翻译标准化的内涵与实践;探寻敦煌文化术语翻译标准化的方法论意义。旨在促进敦煌文化对外话语体系构建;探求适用于敦煌术语翻译的标准化;构建敦煌文化术语翻译话语批评与反思路径;助力敦煌文化“走出去”;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促进文化翻译人才培养。
二 成果的主要内容
  本项目研究成果以系列论文为主,辅以部分翻译实践成果。
  (1)阶段性研究成果:论文《敦煌文化术语翻译难点初探——以“数字敦煌”中的术语为例》(中国科技术语,2020年第3期)及“数字敦煌”英汉对照术语表
  《敦煌文化术语翻译难点初探——以“数字敦煌”中的术语为例》一文聚焦全球首个线上敦煌文化展示平台“数字敦煌”,以其双语介绍为案例,管窥敦煌文化术语翻译难点。本成果对敦煌文化术语的本源复杂性进行了高度总结和描写,对其翻译难点进行了分析,并提炼出应对难点的具体策略。“
  “数字敦煌”英汉对照术语表对“数字敦煌”中的所有文本进行地毯式检索,析取了279条敦煌文化术语,内容涉及石窟建筑、壁画雕塑、宗教文化、装饰图案、音乐舞蹈及其他。对其中存在的翻译问题进行修改,包括理据性不足、准确度欠佳等,由中外专家通力合作,形成全新术语列表。
  (2)最终研究成果:论文《敦煌文化术语翻译标准化:内涵与创新实践》(中国科技术语,2022年第3期)、《中国特色文化术语翻译标准化的方法论意义》(甘肃高师学报,2022年第4期)、《敦煌文献中书籍名称的分类及英译》(中国科技术语,2022年第4期)
  《敦煌文化术语翻译标准化:内涵与创新实践》一文是本项目最重要的成果之一,目前已入选《中国科技术语》杂志双语出版论文,将通过“中文精品科技学术期刊外文版、数字出版工程(简称 CEAJ(FV)-ST 工程)” 在全球范围内出版发行其译文版、中外文对照版。本成果的主要内容是对敦煌文化术语翻译标准化进行探究,包括分析敦煌文化术语翻译标准化的必要性,界定其具有差异化的标准化内涵,并提出相应创新实践。
  《中国特色文化术语翻译标准化的方法论意义》一文结合敦煌文化术语翻译的研究基础,探究中国特色文化术语翻译标准化的方法论意义。本成果的主要内容聚焦建立中国特色文化术语翻译标准化体系所需要的系统方法论,包括构建术语方法论体系,规范翻译过程,并产出标准化术语等。
  《敦煌文献中书籍名称的分类及英译》一文围绕敦煌文献中的书籍名称的翻译展开,对相关书籍名称进行了分类,探讨了翻译原则与策略,提出了检验译名质量的标准。
  (3)间接成果:“敦煌文化·译丛”
  “敦煌文化·译丛”是由本项目负责人担任副主编、项目成员全程参与翻译的国内首套汉英对照的敦煌文化科普丛书,甄选四部敦煌学著名专家所著的作品:《丝路明珠——敦煌》《艺苑瑰宝——莫高窟壁画与彩塑》《箫管霓裳——敦煌乐舞》及《遗响千年——敦煌的影响》,是“丝绸之路·敦煌文化翻译”工程的主要成果之一。在策划、翻译、出版过程中,译丛应用了本项目中的敦煌文化术语翻译及标准化的相关内容,得到了翻译学界、敦煌学界相关专家的认可和好评。
  综上,本项目系列论文覆盖了本项目的研究内容,达成了研究目的,切实推进了敦煌文化翻译标准化的研究,界定了其内涵,构建了其方法论体系,开展了创新实践,拓展了研究范围,形成了一系列有创新性的重要观点。
三 成果的主要价值
  本项目成果的学术价值包括描绘了全阶段的敦煌文化术语翻译图景;深化了敦煌文化术语翻译标准化的理论研究;拓展了敦煌文化术语翻译的研究素材;丰富了敦煌文化翻译研究成果。
  本项目成果的应用价值包括提升了敦煌文化术语翻译的质量和效率;重构了敦煌文化术语翻译标准化的实践规范;提升了文化翻译的教学质量及文化翻译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了敦煌文化翻译研究成果转化。
  本项目成果的社会影响和效益包括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讲好敦煌故事”的号召;服务国家政策和地方经济社会需求;助力“让敦煌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敦煌”进程;推动敦煌文化术语知识库的建立。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