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于屏方主持完成的全国科技名词委科研项目“通用语文词典中专业词汇的处理”(项目批准号为:WT2019007),最终成果为同名研究报告。课题组成员有:徐海、谭景春、李志江、何家宁。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从词典功能理论出发,伯根霍尔兹(Bergenholtz,2007)把词典可以分为三类:实现语言交际功能的词典(for communication-orientated user situations)、实现知识获取功能的词典(for knowledge-orientated user situations)以及二者兼容型词典(for communication- and knowledge-orientated user situations)。第一类词典以通用性语言单位为收词主体,第二类词典以百科性知识单位为收词主体,第三类则对通用性语言单位与百科性知识单位兼收并蓄。
传统的词典学研究,通常关注的是第一类词典;术语学研究则通常关注第二类。现代词典编纂中,受认知语言学所倡导的“语言能力是认知能力的一部分”观念的影响,语言知识与百科知识的接口问题受到了学界不断的关注。在已有研究中,词典学界多关注的是词典编纂本身所涉及的词典宏观结构、微观结构、中观结构等问题,术语学界关注的多是对术语的界定、处理以及语际翻译中出现的问题。对通用语文词典中科技术语的收录数量、层次以及标注问题鲜有关注。
在现代词典编纂中,词典被认为是不同文本类型(text genres)的承载者。因此,在语料库建设中除了书面语与口语的分布比例之外,语料的语域(register)分布(汉克斯,2009:58)问题得到普遍关注。政治、经济、生物、建筑、医学、解剖学、音乐等各个主题领域中的相关词汇都会在语料库中占据一定的比例。以最为著名的英语国家语料库(British National Corpus, BNC)为例。其书面语料库所涉及的语域共10类,其中“社会科学类”(social science)、“应用科学类”(applied science)、“艺术类”(arts)、“财经商贸类”(commerce/finance)和“自然科学类”(natural science/pure science)。语料所占比例分别为样本总体的14.80%、8.21%、8.08%、7.93%和4.18%。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不同语域在语料库中的分布比例并不符合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以之为基础提取出来的专业词汇也不可能具有代表性。因此,在现代语文词典编纂中,专业性词汇在词表中的分布情况引起了学界的注意。但是,到目前为止,相关研究较为少见,词典学与术语学之间的结合尚需进一步加强。
目前,在百科词条的词典收录问题上,国内外语文词典编纂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语文词典的主要任务是处理语言符号,在无法完全杜绝百科词汇入典的现实情况下,应该严格限制对百科词条的收录;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百科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的介入程度越来越高,语文词典理应对其进行如实记录和描写(参见斯文森,1993;阿特金斯和朗德尔,2008)。词典理论上的分歧必然导致词典编纂实践上的差异。
按照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认知过程是多重知识同时参与的过程。语言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言知识与百科知识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因此,语文词典是否应该包括百科词目,如果包括,应该包括何种类型的百科条目,百科条目的收录层次和比例如何等等,都是词典编纂者需要考虑的问题。除此之外,编纂者也需要考虑百科词目在词典中所处的位置。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从词典结构的视角,分析百科词条在通用语文词典中的地位、数量以及收录层次问题。实践意义在于:力图对语文词典中百科词条的收录实践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
二 成果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语文词典中专业词目的收录问题。
词典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和文化产品,词典所呈现的内容涉及人类社会的方方面。因此,词典宏观结构中主体成分——词典立目单位,自然具有异质性特点。阿特金斯、朗德尔(2008:178)在《牛津实用词典编纂指南》中论述了在确定语文词典所包含的词目类型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具体见下图。

图1:确定词目时需要考虑的因素①(阿特金斯,朗德尔,2008:178)
可以看出,阿特金斯与朗德尔认为语文词典的宏观结构中应该包含两个基本模块——通用词汇与专名,对应的就是密尔所说的通名与专名。在通用词汇之下,阿特金斯与朗德尔分出词类、词汇形式、词汇结构与专业用语四个子类型。这是词目确立时需要考虑的第二个层次。问题是,第二层次的四个分类——词类、词汇形式、词汇结构与专业用语并不在一个逻辑层面上。词类、词汇形式、词汇结构分别描写了通用词汇的语法属性、派生与屈折变化以及词汇单位的组成形式,是对语言单位基本属性的分类,而专业用语则与学科领域相关,是从使用方面着眼的。通常情况下,学界会把通用词汇、专业术语与专名并列,置于同一层面。但在阿特金斯与朗德尔的图中,专业用语是作为通用词汇的下位分类出现的。这体现了英语语文词典编纂者对通用词汇与专业词汇关系的现代定位。换言之,在现代英语语文词典中,专业用语是认为是通用词汇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必须包含在词表之中。传统上,汉语与学界倾向于把通用词汇等同于语文性词汇,并把专名与专业术语合在一起,统称为百科性词汇。这一种分类方法与谢尔巴关于“语文词典”与“百科词典”的分类吻合,也是本研究中所采用的分类方法。
综合来看,在百科性词汇是否入典的问题上,词典编纂者面对两个问题:第一、语文词典是否要收录专业性词汇;第二、如果收录,需要收录的专业领域有哪些?收录数量如何确定?第一个问题实际上是个伪问题。因为从语言使用的角度看,通用语与专业性词汇之间的界限并不是泾渭分明的,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和渗透。具有较高社会接受度的专业性词汇可能会派生出通用义,比如“聚焦”,本来指“使光或电子束等聚集于一点”,后来喻指“视线、注意力等集中于某处”;同样,通用词汇也会派生出专业性意义,比如“桌面”和“菜单”已经分别喻指“计算机视窗操作系统平台显示器上所显示的背景”以及“计算机选单”。再纯粹的语文词典也必然要包含专业性词汇,并且大多数语文词典已经在这样做了。因此,词典编纂者需要考虑的,是如何确定语文词典中百科词目的收录数量、类型以及收录层次。
按照指称内容,专业性词汇大致分为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和文体娱乐类三个平行范畴。这三个范畴其内部成员既有平行性,如自然科学类中物理、化学、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的并列,也体现出层递性,如“语言学“(linguistics)下包含的“语音”和“语法”。平行关系关涉对相关学科领域涵盖的周遍性问题,是一种学科间横向的、平衡关系的考虑;而层递关系除了要考虑各个子分支设置的横向平衡性外,还需要考虑对各个子分支下面所包含的专业性词汇的收录深度是否具有一致性。
有一些学科分类可以商榷。比如“linguistics”(语言学)与“grammar”(语法学)应该是上下位关系,不宜并列;“chemistry”(化学)、“biology”(生物学)、“biochemistry”(生物化学)等分类过于细致,学科交叉情况严重,且三者之间的差异不是普通的语文词典用户能够理解或乐于关注的。在不影响用户使用的情况下,一些学科分类可以适当合并。词典编纂永远是基于实用的目的。一些深层次的、过于专业性的语言信息可以考虑作为后台数据供词典编纂人员参考,不必作为前台信息在词典文本中呈现给用户。本课题从理论上讨论语文词典中是否应该包括百科词汇;从实践上分析语文词典中应该包括何种类型的百科词汇、其收录层次如何。
本课题按照”描写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对语文词典中外来词收录情况进行描写、分析和建议。本课题以《现代汉语词典》为分析对象,对其中所收录的专业性词汇与百科性词汇进行异质性分析,对其在词典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中的处理情况进行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语文词典中专业性词汇收录的建议,分别是:第一、加强对科技词汇的层次性收录并进行显性标注;第二、从单一的纸质词典发展为以纸质词典为主、电子化词典为辅的多元词典模式;第三、 从“好的词典”变成“可信的词典”;第四、加强词典编纂的体系性建设。
三 成果的主要价值
本研究的学术价值于:从词典结构的视角,分析百科词条在通用语文词典中的地位、数量以及收录层次问题。应用价值在于:力图对语文词典中百科词条的收录实践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
社会影响和效益:该研究将以研究报告形式结项,约3万字。结项后拟为研究机构、高校的科研工作者提供相关词典研究数据。更重要的是,该成果可以帮助国内的词典编纂者了解国外同类型词典中术语收录、处理情况以及发展趋势,为优化我国语文词典中专业词汇的收录和处理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