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
科研成果

术语视角下我国科技领域前沿成果分析

发布时间:2025-02-28 来源:

  北京印刷学院宋嘉庚主持完成的全国科技名词委科研项目“术语视角下我国科技领域前沿成果分析”(项目批准号为:WT2021004),最终成果为系列论文《近年来大数据技术前沿与热点研究——基于2015—2021年VOSviewer相关文献的高频术语可视化分析》等。课题组成员有:孙晨霞、施羽暇、付楠、王秋红、翟凡夕、宋嘉庚、于海英、彭嘉源、魏宇婷。  

  本课题研究大数据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术语在科技领域的前沿热点,并对《上新了·故宫》传播逻辑和融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如何提升舆论引导力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成果内容如下。
  (1)《近年来大数据技术前沿与热点研究——基于2015—2021年VOS viewer相关文献的高频术语可视化分析》
  数字技术发展到今天,计算机算法越来越复杂、稳定和科学,数据的产生、传输和处理的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大数据的基础技术是基于云计算对数据进行存储、管理、挖掘和分析,核心技术包括数据采集、机器学习、数据预处理、数据库等。大数据技术意味着数字化进程的新阶段,驱动人类社会发展,推动社会生产格局的调整。知识图谱法和文献计量分析方法中的共词共现法是分析学术领域研究态势的基本方法,科技术语和高被引论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学科领域的研究内容,显示出该学科领域的学者对某一方向的重视程度和研究倾向。本文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基础,以2015—2021年大数据领域高被引论文为样本,运用知识图谱软件VOS viewer对样本中的关键词频次进行统计,对关键词数据进行手动预处理后生成科学知识图谱,然后从研究热点、研究前沿以及演进路径对大数据技术进行量化和聚类分析。在大数据领域相关研究文献数量逐年上升的大趋势和分布式计算的技术背景下,未来几年对数据库和云计算的研究将持续增长。大数据技术前沿有三个研究方向,分别是大数据开发与挖掘技术、大数据分析与管理技术、大数据运维与云计算技术。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是大数据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大数据运维与云计算是大数据技术的研究前沿,数据安全是大数据技术的未来研究热点。我国围绕大数据技术的资金投入继续增加,大数据技术在实践落地的过程中也存在风险和挑战,在数据的运营和维护过程中,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应用大数据技术,以及在大数据的价值转化过程中切实保障用户数据信息的安全,也是大数据领域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随着人们对大数据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大数据理论体系和大数据治理体系会更加完善和成熟,人类将进入信息技术引领下的万物互联新时代。
  (2)《<上新了·故宫>传播逻辑分析:文化传播目标与受众需求的合流》
  “历史文化”在不同节目中的差异化表达在很大程度上与受众需求密切相关。《上新了·故宫》从知名演员、艺术家助演、拟人符号、科技赋能四个层面使历史文化叙事更加年轻化,从而清晰地勾勒出以年轻观众的主体的表现形式。并在“潮流破圈”的文化框架中,构建了一套“节目线索+用户体验+文创消费”的复合型元素相互作用的综艺新形式。将纵深历史与大众文化相结合,复合线索与用户参与相结合,文创开发与互动体验相结合,形成传播历史文化的综艺范本。在故宫这个大IP中寻求文化类综艺节目历史文化与受众需求的结合点,从受众的审美需求、消费需求和参与需求出发,创新拍摄空间、剧本情节以及文创设计,以潜在消费群体为消费主体,以故宫IP跨界联合为消费主题,以电商融合为消费模式,让新媒体平台、广大受众以及各家制作商参与进来。《上新了·故宫》在用户需求的驱动下,从综艺节目中找到了文化与消费市场的结合点,把历史文化融入观众的日常生活,对以受众需求为核心、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电视新节目创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围绕故宫历史文化进行文创开发,不仅可以体现文化价值、促进文化消费,还是历史文化与受众消费市场的完美结合,可以更好地引导受众文化消费,理解历史文化内涵。在节目制作愈发良莠不齐的当下,文化综艺节目不仅需要坚持历史文化的内涵,更需要在精准把握用户需求的基础上用恰当的声音表达传统文化,赋予节目持久的生命力。节目创作者应用心制作节目,精心制作节目,高标准保障节目质量,避免出现节目制作同质化现象。
  (3)《虚拟现实技术可视化研究的热点分析及演化路径》
  虚拟现实新技术、新产品带来的新鲜体验促成了新的大众消费市场,巨大的商机引起产业界、投资界以及媒体的关注。2008—2014年虚拟现实技术领域相关文献总量整体呈现逐年增加趋势,2015年稍有回落,2016年之后,发文量增速明显提高,2016—2018 年增势相对较缓,年发文量均超过300篇,但2018年以后,论文产量呈急速上升趋势,研究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为了剖析虚拟现实技术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热点,进一步了解虚拟现实技术研究的发展特点和趋势,通过文献计量工具CiteSpace,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为基础,对2008—2022年虚拟现实技术领域的相关文献从作者、机构、国家合作网络和关键词的角度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虚拟现实技术领域明发文作者之间的合作强度较弱,关联度较低,未形成一定强度的作者合作网络状态。研究机构主要集中于各大高校,其中中国科学院(Chinese Acad Sci)较为重要且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英国、美国、西班牙、法国、墨西哥、韩国、中国、荷兰均在虚拟现实技术研究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中高产国家集中于美国、中国、英国,而且美国在虚拟现实技术领域学术研究上较为领先。虚拟现实技术在各大领域应用广泛,现学者们在虚拟现实技术领域的研究主要呈现以下特征:一是研究多集中于计算机应用领域,如三维动画、场景构建等。二是医学领域对虚拟现实技术有着巨大的应用需求,为VR技术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牵引力,也带动了相关领域的新理论的发展。三是增强虚拟现实是虚拟现实的重要发展方向,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教学领域,将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未来还需要更多学者关注这一领域,不断丰富这一领域的研究,推动虚拟现实技术与其他领域的深度融合,并在领域范围内发挥更大的作用。
  (4)《融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如何提升舆论引导力——以“学习强国”为例》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技术革命改变了传统主流媒体的传播格局,网络舆论更是呈现出复杂态势,主流话语体系不断面临新挑战。作为主流媒体的“学习强国”平台,借助多媒体、多资源聚合、多技术应用的优点,充分发挥了融合媒体的传播优势。以提供主流话语优质场域,发挥传播合力最大化;转变话语体系,化信息宣传为信息传播;建立与受众的互联互通,形成主流话语传播新样态等做法,有效提升主流舆论传播力、强化主流舆论引领力,增进主流舆论感染力,对主流媒体提高声量,掌握舆论主导权起到了重要作用。主流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重要舆论阵地,应加快融合步伐,借鉴“学习强国”等平台的成功经验。一方面,重大主题活动中往往伴随着媒介事件,主流媒体要把握好重大主题活动中的宣传工作,抢占舆论引导制高点,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另一方面,媒体融合来自技术创新,必须依靠技术驱动,主流媒体要强化技术支撑作用,加快推进融合发展。此外,主流媒体要想传递价值,首先要立足于大众群体,要贴近民众,与大众平等对话,透过受众反馈的信息了解受众需求,才有可能进行舆论引导,因此,需要搭建对话平台,重视受众诉求。目前主流媒体的话语权还需重塑和加强,尚未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在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变的过程中,推进媒体融合,构建全媒体传播平台已成为必然。这就需要主流媒体积极顺应媒体融合发展趋势,全面进入新兴媒体,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科学合理配置各类资源,促进媒体融合的进程,充分发挥舆论领袖的“压舱石”作用,进而提升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导向力和公信力。
  对科技术语的研究在推进数字化社会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大数据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化社会的建设进程中必不可少。对《上新了·故宫》传播逻辑进行深入分析,可以为我国历史文化相关节目的制作提供参考,有利于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播。通过对“学习强国”平台的研究探析融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如何提升舆论引导力,对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科学合理配置各类资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