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
科研成果

基于俄汉平行语料库的海事法律术语翻译研究

发布时间:2025-02-27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丁晓梅主持完成的全国科技名词委科研项目“基于俄汉平行语料库的海事法律术语翻译研究”(项目批准号为:YB2020004),最终成果为同名研究报告和海事法律术语俄汉平行语料库。课题组成员有:王正良、邓耀臣、韩庆、刘肖岩、王赞、董春晓、吕佩莹、张瀚文、韩佳玥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项目将《俄罗斯海洋管理政策法规》为研究语料,创建了的俄汉双语平行语料库,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微型俄汉双语海事法律术语库,旨在揭示海事法律术语隐含的句法结构和语义关系,并对海事法律术语的翻译进行分析和研究,揭示海事法律术语翻译的规律和特点,为提高海事法律术语翻译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此外,本项目还将分析海事法律术语翻译不当之处,通过对比分析俄汉平行语料库中海事法律术语的翻译,探讨海事法律术语翻译中的难点和易错点,总结出适合海事法律术语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并提出一些优化术语翻译的对策,为促进中俄海事合作与交流提供语言支持,同时为其他领域的术语翻译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跨学科跨领域的术语翻译研究的发展。
  本项目将从语言学角度,结合术语学的相关理论,对俄汉海事法律术语的翻译进行研究,这既是规范海事法律术语的需要,也促进术语规范、推动术语学这门学科发展,对汉语、俄语海事法律术语的研究有助于对俄罗斯海事法律的术语系统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为研究俄罗斯海事法律的学者们排除专业术语上的困扰。另外,区别于以往主要对一字词术语进行研究,本文对由两字词、三字词及四字词以上单词组成的复合术语进行了更广泛的语法研究和讨论,这些都丰富了海事法律术语的研究领域。
  法律术语是法律语言的核心要素之一,海事法律术语的研究在法律语言学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对法律术语研究的开展对立法、司法、执法和普法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项目有利于海事法律术语的规范以及海事法律术语词典的编纂,有利于俄汉语法律术语翻译和中俄两国的法律交流,有利于人们对法律语言的理解,同时可以为“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等海洋相关事务中与俄罗斯进行交流与协作提供法律翻译方面的协助,有利于促进中俄两国的海上运输和贸易发展。
二 成果的主要内容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梳理海事法律术语的结构类型,总结海事法律术语的六种语义关系及类型,探究翻译过程中海事法律术语语义关系的传达。
  第二,建立平行语料库,根据术语库的数据,对俄汉语术语的类型和翻译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析俄语海事法律术语的结构类型及特点、海事法律术语的语义关系与翻译等。
  第三,归纳总结海事法律术语的翻译方法,通过不同的例子比较它们的异同。
  并根据海事法律术语翻译实例,结合对海事法律术语的分析,以期使双语语料库的方法可以更多地运用到相关翻译领域。
  第四,根据相关分析研究,总结在翻译过程中应注意的突出问题,使海事法律术语翻译人员能更好地完成翻译工作。
  现对研究成果的重要观点做一梳理介绍。
  首先,我们对海事法律术语进行界定和结构类型分析,详细探讨了海事法律术语的语义类型及语义关系传达。据归纳,海事法律术语存在六种语义类型:(1)同义关系: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有相同或相近的关系,在海事法律术语中,同义术语数量较多,如最常用的корабль — судно;(2)下义关系:指一种意义内包关系,与类别从属有关,也称属种关系,如морской порт — пристань;(3)不相容关系:指同一个语义场中所有下义词之间的关系,如корабль — ходовой мостик / пассажирская каюта / грузовой отсек等;(4)总分关系:比如船-船头;(5)反义关系:如出海港-入海港;(6)换位关系:指词汇表示的情境有两个以上的参与者,从不同参与者的角度去描写情境的词是可以互换的,这些词叫换位词。换位词不同于同义词、反义词,它只是强调以哪一方为中心,如“文件必须在工作日提交”,意味着“不能在节假日提交”。研究海事法律术语的语义类型,并在翻译过程中充分注意这些关系的转达,是正确翻译海事法律术语的条件。同时从语料库中抽取术语的过程,属于对自然语言的处理。要想计算机能处理、理解自然语言,能自动识别术语,也需要从形式语法的角度研究海事法律术语的术语结构,以便精准地抽取特定结构的词串。
  其次,在归纳清楚海事法律术语结构的基础上,为比较俄汉海事法律术语翻译情况,我们独立构建俄汉双语海事法律平行语料库,所选语料为《俄罗斯海洋管理政策法规》所收录的海事法律法规,原文为俄语,译文为汉语,共计11个文本:包括《北方航道法》、《北方航道水域航行规则》、《外国船舶免检多次穿越俄罗斯国界规则》、《向边防机关提交免检多次穿越俄罗斯国界的船舶位置信息规则》等,其中语料库的规模为俄语词120318个,汉语字204168个。随后我们进行自动化抽取术语,通过运用Termsuite程序进行术语抽取,得出的是包含5081个候选术语表,经过进一步的筛选校对,得到俄语海事法律术语表,共1198个术语。基于该术语库,我们分析了海事法律术语的翻译方法,包括音译法、直译法、意译法、释译法四类,而通过对俄汉双语海事法律术语库统计后,我们发现除单一的翻译方法之外,还存在两种或三种翻译方法综合使用的情况,以主要翻译方法为原则,分别把综合使用翻译方法的情况并入了四种主要翻译方法之中。各种翻译方法数量和使用频率统计如下:纯直译法使用频率(58.4%)和纯意译法使用频率(38.5%)占所有翻译方法总频率的96. 9%。音译和释译两种方法虽然所占比重不大,但作用不可或缺。
  在分析海事法律术语的翻译分析过程中,我们发现,虽然在海事法律微型术语库的双语数据库中中文译文绝大部分都是正确的,但仍存在如翻译错误、同一俄语术语对应多个翻译版本以及不同俄语术语对应相同翻译等问题,例如,“судовая команда”译为“任职人员”;而“мирный проход”本义应为“无害通过”,译文中却表示为“和平通过”,然后这些问题在译者稍加留心、多方查证的情况下都是可以避免的。同一俄语术语多个翻译的现象非常明显,严重影响了海事法律术语翻译的规范性,是海事法律术语翻译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据统计,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一个俄语术语有两种翻译或两种以上翻译的情况。
  最后,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我们拟对海事法律术语俄译提出较为合理的建议。首先,涉及到术语误译的问题,译者不仅需要精通俄语,还要了解所译专业知识,熟悉汉语专业术语,不说外行话,这样遇到俄语专业术语才能正确用汉语再现;其次,对于不能确定的术语,要多查词典,不能望文生义,尤其不要被翻译假朋友迷惑。其次,涉及到同一俄语术语译为多种汉语的问题,译者需要做的是在译文中统一译名,而不能在同一法律中出现多种译名,弄清不同术语所具有不同的修辞色彩或细微差异,并在译文中表现出来。同时在多数术语具有多义性、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中对应不同的译语术语的情况下,译者要根据上下文,选择符合这一专业的术语。
  总的来说,海事法律术语的翻译不仅要使目的语读者和原语读者接收到相同的信息,还要求在两者中都能达到同样的反应,这就要求不仅要字面翻译准确,还要求海事法律概念的内涵保持一致。作为译者必须根据具体语境弄清海事法律术语的准确定义,精通两种语言并掌握海事法律语言和文化,尽量在汉语中寻找与源语内涵等值的对应术语。
三 成果的主要价值
  本项目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丰富了翻译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通过利用俄汉平行语料库进行海事法律术语的翻译研究,为翻译学的研究提供了更加客观、全面的数据支持,丰富了翻译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2)为语言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通过对俄汉平行语料库中海事法律术语的翻译进行分析和研究,为语言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语言的结构和特点。
  (3)为海事法律术语的翻译实践提供了科学的指导。通过对海事法律术语的翻译进行分析和研究,总结出了海事法律术语翻译的一些规律和特点,为翻译实践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指导。
  本项目的社会影响和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推动中俄海事法律文化交流。海事法律术语是海事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俄汉平行语料库的海事法律术语翻译研究,可以增进两国在海事法律文化方面的交流和理解,促进海事法律文化的相互借鉴和融合。
  (2)提升中俄两国海事领域的合作水平。海事法律术语翻译的准确性和统一性对于两国海事领域的合作至关重要。通过俄汉平行语料库的研究,可以建立起海事法律术语的翻译规范和标准,为两国在海事领域的合作提供更加准确、高效的交流工具,有助于提升两国在海事领域的合作水平和成果。
  (3)增强中俄两国在国际海事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海事法律术语翻译的准确性和统一性是国际海事合作的基础之一。通过俄汉平行语料库的海事法律术语翻译研究,可以建立起统一的海事法律术语翻译标准和规范,为国际海事合作提供更加准确、高效的交流工具,有助于增强两国在国际海事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