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吴凡主持完成的全国科技名词委科研项目“汉西术语对比及翻译研究”(项目批准号为:WT2019003),最终成果同名研究报告。课题组成员有:林婧,刘柳,陈星,RAFAEL GUZMAN TIRADO,ALICIA RELINQUE, AURELIO LOPEZ DE CASTRO。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项目研究主要是通过分析《大数据百科全书》中汉语词条西译实例归纳总结汉西术语翻译规律,使汉西术语翻译更具规范性和统一性,用于指导汉语术语西译实践、术语翻译研究以及汉西词典的编纂,可为建立专业权威的术语词汇语料库奠定基础,也为今后构建汉语术语西译方法论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鉴于我国西班牙语研究和汉西对比及翻译研究尚处起步阶段,尤其是在汉西双语术语对比翻译领域的研究成果更是寥寥无几,因此,本项目研究无论在实践操作方面,还是在理论研究方面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首先,术语翻译研究有利于术语的本土化、规范化和国际化,扩大汉语术语的国际影响力,可推进术语学理论研究;其次,汉西术语翻译方法研究是术语翻译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补充和完善翻译学理论体系。
二 成果的主要内容
本项目的研究对象是《大数据百科全书》中术语词条西译。《大数据百科全书》是系统介绍大数据领域知识的大型专业百科全书,术语表词条总量是2516条,分为大数据理论、大数据战略、大数据技术、数字经济、数字金融、数据治理、大数据安全、数权法、大数据史九个部分,其读者群体主要为政府政策的制定与执行部门、研究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中从事大数据相关工作的研究人员。
鉴于本系统汉语为原语的术语词条具有较为鲜明的中国特色,初步翻译工作由项目组中国教师负责完成,再将有翻译难度、一词多译或词义不明确的术语单独列出,负责协助翻译的西班牙籍教师和专家从其母语的角度结合术语的语境进行讨论,选择最恰当的词汇意义及最合适的词语搭配,最终确定词条的翻译。在翻译过程中,项目组查阅了汉西词典和西语原文词典有:《新汉西词典》(商务印书馆),《新时代西汉大词典》(商务印书馆),《Diccionario de la lengua española》(Real Academia Española)等。此外,项目组还使用了各种专业搜索引擎,如百度,必应,Google等,从而提高了查找词条含义和提取相关信息的效率。此外,西班牙本土的西班牙语和拉丁美洲的西班牙语在词汇层面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少量汉语词条西译在不同的西语国家的译法也会有所不同。本项目组外籍教师和外籍专家都来自西班牙,因此术语的翻译基本遵循西班牙本土的西语词汇使用规范。
在结项报告中,我们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范例,逐一分析术语表中概念性术语与非概念性术语、一词多译、同义词翻译、词组型术语翻译等问题。我们首先通过百度百科查询汉语词条的释义,然后通过《新汉西词典》查询词条中关键词的西语对应,同时使用DeepL翻译、Google翻译、有道翻译和百度翻译软件查询词条翻译及回译的情况,最后根据词条的上下文语境和译入语约定俗成的用法及词汇组合选择最恰当的翻译。由于《大数据百科全书》收录的词条显示出一定的新颖性,且涉及范围较广、专业性较强,多数词条来源于汉语或英语,能够通过网络或西语语料库搜索到的西班牙语参考译文数量非常有限,因此,在很多情况下,项目组需要创新翻译。对于某些特定的术语,为了避免误读,我们在查阅和检验的基础上参照并沿用约定俗成的翻译;而对于一些经历从无到有的新术语,我们在译前则采用了解相关领域知识和专业概念,应用音译法和构词法等处理方法和手段,结合文本本土化的语境,在甄别和求真的基础上创新表达更适用的术语译名。
通过对术语表中有代表性词条关键词的翻译实例分析,我们更深层次地体验了术语翻译过程中要注意的各类问题,并针对徐嵩龄(2010)为提高我国术语翻译的准确性而提出的不同问题进行了分析,如:应当区分概念性术语与非概念性术语,应当坚持对概念性术语的“专词专译”,正确处理术语翻译中的“一词多译”问题,正确处理“同义词翻译”,正确地表达“词组型术语”的构成,在术语翻译中应当精于炼字等。
在本系统中,一个汉语词可对应的多个西语单词的“一词多译”现象频繁出现,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错译或偏译,我们需要根据西语的使用语境,在一组近义词中选择不同的翻译。例如,本系统中“权”有词汇化和非词汇化两种翻译模式。首先,系统中有很多形成词汇化特征的翻译项,也就是说,包含“权”的固定词汇涵义包罗万象,有权利、权力、权威、加权、霸权、主权、股权、债权、制定权、所有权、授权、侵权等;而对于尚未实现词汇化进程的“权”,对应的西语词可以是“derecho”,“poder”,“autoridad”等。又如,在中国网西语版翻译中,“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翻译为“Area Piloto Integral de Big Data Nacional”;然而,虽然英语词汇“big data”在西语国家相关专业领域被广泛使用,但是该词并未被西班牙语皇家语言学院西语词典收录,因此,我们采用以该翻译模式为基础,同时加入“big data”的西语对应“macrodatos”,由此生成“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Área Piloto Integral de los Macrodatos Nacionales”翻译模式。(具体情况请参看结项报告第五部分)。
此外,在科学领域有很多术语都是用词组表达的,大数据术语词条也不例外。在翻译这一类术语时,我们要正确理解其组成部分之间的语法和修辞关系,否则,无法准确也传达词条原意,从而造成误译。同时,翻译时也可以有限度地创新,也就是说,一些术语无法在译入语种找到与之对应的译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音译的方法,体现汉语的特色,推动我国术语走向世界。
术语翻译是一个涉及多种学科的研究领域,需要关注的不仅是语言转换和翻译方法的问题,还要考虑语言外跨文化转换因素,因为它不仅受语言内在特点和翻译规律的制约,同时也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在术语翻译实践中,首先,我们应当区别对待已规范的术语和未规范的术语。翻译已规范术语时要遵循已存在的标准,通过查阅词典、权威网站和语料库等方式查找等值术语译名,在出现多种译名的情况下,则需根据语境和相关背景知识确定最佳译名。翻译未规范术语时,我们应该通过研究术语的功能和翻译原则,根据术语的构成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从而准确译出原文内容。其次,翻译前对术语背景知识的准备也至关重要,译者需要查阅相关书籍和网络信息,还必须了解并掌握与原语文本内容相关的知识,考虑原语和译语的语境,术语翻译背后深层次的文化原因,以及标准化组织对术语工作的要求。最后,在不断加强汉语修养并提高西语专业水平的同时,保持认真严谨和精益求精的翻译态度,也是译者应该具备的品质。
三 成果的主要价值
大数据词条的西译及汇编对于汉西翻译及术语研究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首先,从翻译层面来说,该术语库一方面为汉西翻译研究者在大数据领域的翻译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和规范化术语翻译样本,另一方面,也为中西专业人员进行跨文化和跨语言专业技术交流提供了便利。其次,从科技文化交流层面来说,该术语库有助于中国了解西方在大数据领域的成就和成果,提高科学认识水平,推进科学交流和科学发展。再次,从教学角度来看,本项目的实现和开展既能够为科技专题领域的西班牙语教学提供基本的术语储备,帮助提高教师对于新术语的把握和处理能力,又能够丰富翻译课程的素材,使学生在掌握语言实践知识的同时,了解与科技术语相关的语言外信息,促发学生对翻译转换类型、翻译策略和原则的思考和积累。最后,该项目成果可为汉西双语词典的修订和编纂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也可为汉西双语或多语种平行术语语料库的建立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班牙,对于汉西对比及翻译研究,尤其是汉西术语对比及翻译研究在近几年才开始步入西语研究者的视野,《大数据百科全书》术语词条西译项目不仅为西语研究学者提供了较新的研究思路和较大研究空间,还推进汉语术语西译规范化和标准化,同时也有助于西语国家了解我国在大数据领域的成果,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