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李丽君主持完成的全国科技名词委科研项目“符号学视角下能源科技术语翻译研究”(项目批准号为:YB20200016),最终成果为术语表《能源科技中英文术语对照表》、语料库《能源科技单语语料库及英汉双语语料库》和系列论文《符号学视角下能源科技术语的翻译研究》等。课题组成员有:许卉艳、王红梅、薛黎明、仲淑姮、贾培培、周英莉。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能源攸关各国国计民生,研究能源科技术语翻译、提高能源科技文本的翻译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课题将符号学理论应用于科技术语的翻译研究是延伸符号学理论适用范围的积极尝试。符号学对术语翻译具有很强的理论适用性,符号学的视角可以更好地解读译者在翻译术语的语际交际过程中的认知和决策行为,以及这种行为如何促成符号的语际转换。从交际的角度看,他既是信息接受者,也是信息发送者,他有意识地使符号的解释项和符号的再现体 ( 媒介) 跨越了不同的符号系统,科技术语翻译的首要任务是忠实准确地传达原文的符号意义,译者需要确保在翻译这个符号运动过程中准确解读原文作者表达的符号,预测读者理解的符号,才可完成自身准确解读并表达原文符号的任务。
“三位一体”的符号学思想可以帮助译者发现并实现符号的等值对译,体现术语翻译的规范性。同时,它也有助于检测到符号转化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偏离,聚焦符号转换运动过程的疏漏并纠正。在该理论框架的指导下,项目组成员结合自身专业背景,全面综合语言专业与能源专业的合作优势,基于自建英汉双语语料库,整理编辑了能源科技中英文术语对照词表,该词表研究能源科技术语翻译、提高能源科技文本的翻译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 成果的主要内容
本项目的基本设计思路是以三元符号观视角分析能源科技术语的翻译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探究能源科技术语的翻译策略,提出术语翻译规范化的建议。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具体包括:
(1)完成搜集整理能源科技论文文本,运用语料库工具自建能源科技英语单语语料库及中英文对照双语语料库;
(2)基于自建语料库,运用语料库工具筛选制作了能源科技中英文术语词表。
(3)基于自建语料库,项目组成员完成撰写并发表论文两篇,其一题为:“符号学视角下能源科技术语的翻译研究” ,该文从符号翻译学视角出发,根据“三位一体”的符号学思想探讨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在“所指”和“能指”之间如何发生作用,并提出了相应的能源科技术语翻译原则;其二题为:“展会规章英文本中情态动词的汉译”,该文采用帕尔默的情态分类方法,同时结合韩礼德的三大元语言功能对情态动词的汉译进行重构,力求准确传达原文情态动词的法律释意。
(4)探究能源科技术语的翻译策略并应用于项目组成员所承担的相关课程的教学与科研中。主要理念包括:直译或直译兼意译策略的选择均应再现原语术语的符号性。从目的语角度,因术语称名具有阶段性,译语术语进入目的语后可进行人为调节,或保留符号性,或改用科学语言称名。术语的符号性是直译或直译兼意翻译策略可以采用的基础。
三 成果的主要价值
当今世界的能源形势正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新一轮能源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应对全球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问题迫在眉睫。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深入开展能源领域的多向合作,能源科技领域的国际交流日渐频繁。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能源科技英语对本行业的国际交流及技术研发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术语翻译仍是科技翻译的难点和重点,不仅因为新术语的层出不穷,也因为随着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化,科技术语在不断发生变化。符号学对术语翻译具有很强的理论适用性,不仅可以帮助译者发现并实现符号的等值对译,体现术语翻译的规范性。同时,它也有助于检测到符号转化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偏离,聚焦符号转换运动过程的疏漏并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