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科研
科研成果

ICD-11疼痛术语的审定研究

发布时间:2025-03-07 来源:

  中日友好医院樊碧发主持完成的全国科技名词委科研项目“ICD-11疼痛术语的审定研究”(项目批准号为:YB2019011),最终成果为系列论文《慢性原发性疼痛》等。课题组成员有:吕岩、宋学军、万有、冯艺、刘小立、于生元。

一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我们课题组所做的工作是将国际最新的疼痛分类及新的疼痛术语经过翻译汉化、讨论、审定后应用到中国临床疼痛实践工作中,目的是改进临床疼痛医疗行为中诊疗方案和理念,同时对每个诊断分类提供更加精确的描述,为国家提供中国疼痛患者真实流行病学数据,有将有助于我国疼痛医学的发展,有助于中国疼痛医学的临床和科研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二 成果的主要内容
  组织翻译了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疼痛学会特别小组撰写的7篇有关ICD-11慢性疼痛的分类解读文章,既往的中国教科书中有关很多疾病名称不确切,如原来命名的“血管性头痛”和“神经性头痛”正确术语应该为“偏头痛”;名称的误用导致流行病学数据混乱,影响国家卫生政策的制定;我们的课题将为国家医疗改革提供相关数据资源和帮助。
  慢性原发性疼痛:介绍了ICD-11中慢性原发性疼痛(CPP)新的诊断意见。ICD-11中CPP的诊断不具有确定的生物或心理诱因,若有明确的原发疾病,该疼痛作为潜在疾病的继发症状,则诊断为 “慢性继发性疼痛”。术语审定:慢性原发性疼痛,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慢性弥漫性疼痛,纤维肌痛,头痛,颌面痛,内脏痛,肌肉骨骼疼痛。
  慢性癌症相关性疼痛:介绍ICD-11分类中新添加的慢性癌症相关性疼痛内容。慢性癌症相关性疼痛是指由肿瘤原发灶或转移灶(慢性癌痛)、或肿瘤治疗(癌症治疗后慢性疼痛)所致的疼痛,这类疼痛须与其他伴发疾病导致的疼痛相鉴别。世界卫生组织和其它学术组织已经详细阐明了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治疗,但长期生存的癌症患者和癌症幸存者的 慢性疼痛仍是一个重要的临床挑战,这些患者可能合并癌症疼痛或肿瘤治疗导致的慢性疼痛,也可同时伴有与这些因素无关的疼痛。术语审定:癌症疼痛,放疗痛,化疗痛等, 
  慢性术后疼痛或慢性创伤后疼痛:介绍了ICD-11中关于慢性术后或创伤后疼痛的新分类。慢性术后或创伤后疼痛是指在手术或组织损伤后发生或疼痛强度增加,且持续时间超过愈合过程的慢性疼痛,即手术或组织创伤后至少3个月。在该分类中,对在提供医疗服务(外科手术)过程中由可控制性操作引起的组织创伤和不可控的意外伤害形式(其他创伤)所引起的组织创伤进行了区分。术语审定;慢性术后或创伤后疼痛、截肢后慢性疼痛、脊柱手术后慢性疼痛、开胸手术后慢性疼痛、慢性创伤后疼痛等。
  神经病理性疼痛:介绍IASP对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引起的持续性或复发性疼痛超过3个月的病例进行重新分类。在新分类方法中列出了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中最常见的疾病:三叉神经痛、周围神经损伤、痛性多神经病变、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和痛性神经根病变;也列出了中枢神经病理性疼痛,包括脊髓或脑损伤后疼痛、卒中后疼痛、多发性硬化相关性疼痛。 术语审定:慢性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慢性中枢神经病理性疼痛、慢性卒中后中枢性疼痛、三叉神经痛等。
  慢性继发性头痛或口颌面痛:描述了新版(第11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1)中的慢性继发性头痛和慢性口颌面痛(OFP)。ICD-11编码将与基础疾病的编码联合使用,以识别需要进行疼痛专科管理的患者。术语审定:慢性继发性头痛、慢性口颌面痛、颞下颌关节紊乱、面痛等。 
  慢性继发性内脏痛:描述了慢性继发性内脏疼痛的新分类方法能够简化诊断过程,并有助于更准确地收集流行病学相关的数据。术语审定:慢性内脏疼痛、血管机制引起的慢性内脏痛、机械因素引起的慢性内脏痛等。
  慢性继发性肌肉骨骼疼痛:新的ICD-11分类引入了慢性原发性和继发性肌肉骨骼疼痛的概念,并整合了生物医学、与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相关的心理学和社会学因素。慢性原发性肌肉骨骼疼痛本身是一种疾病,而非特定疾病的伴随症状。慢性继发性肌肉骨骼疼痛,则是由其他部位的潜在疾病所引起的症状。这种继发性肌肉骨骼疼痛源于局部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肌肉骨骼持续性伤害感受,或与躯体深部病变有关。术语审定:慢性肌肉骨骼疼痛、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脊椎病等。
  建议国家名词审定委员会组织专家审定本课题研究成果,并集结出版形成国家规范性的术语。
三 成果的主要价值
  从学术角度来讲 在目前的各级各类科研基金申报成果中,有关疼痛的项目越来越多,对疼痛术语的规范有很大的需求,同时疼痛医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也是一个平台学科,我们通过审定ICD-11有关疼痛新分类及相关名词术语,将会厘清疼痛医学疾病分类在不同临床学科之间新的逻辑关系,促进现代医学体系下多学科整合研究疼痛医学、发展疼痛医学。
  本课题研究成果对临床应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新的疼痛分类标准指导下,疼痛术语的审定统一,让临床医生对疼痛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学术交流,提高临床诊治效果,造福于患者。
  术语的审定统一将会提高我国疼痛流行病学调查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为国家制订医疗卫生政策提供精准的数据,从而让疼痛医学更好更快地发展,造福于中国人民,促进“健康中国”的实施。

 


附件下载: